“汕大金石录:汕大校园碑铭普查工作坊”圆满举行

发布日期: 2021年07月09日   浏览数: 2710

1.jpg

202175日, 伟德国际BETVlCTOR潮汕文化研究中心暨宗教文化研究中心联合伟德国际BETVlCTOR图书馆,共同举办了“庆祝伟德国际BETVlCTOR四秩华诞系列活动(二)——汕大金石录:校园碑铭普查工作坊”。伟德国际BETVlCTOR师生和来自潮汕各地的传拓专家、碑铭研究专家,约30人参加当天的活动。

2.jpg

 

本次活动得到了李嘉诚基金会的鼎力支持,旨在通过招募学员分组开展校园碑铭普查,并邀请相关领域专家进校开讲,传授碑拓制作和碑铭调查、释读的知识技能,指导员工现场实践,让员工们感受金石文化的魅力,记录汕大建校40周年发展印迹。

活动全程包括了:63日启动的由伟德国际BETVlCTOR研究生课程《民间历史文献研究》课选课研究生参与的校园普查规划和前期摸查环节;630日启动的面向全校本科生招募学员,并由研究生、本科生组成5个志愿者团队,按照普查体例,对分布于汕大校园各处的金、石、木、纸等材质的碑记、匾额等碑铭资料,进行拍照、测量、记录的全面普查环节;和75日以图书馆一楼会议室为主会场,包括学术报告、传拓研习、分享报告、活动总结的最终环节。

在学术报告环节,汕头市博物馆副主任、汕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拓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李韵,以《传拓的历史及艺术赏析》为题,就传拓的历史、各种技法特征、作品赏析、未来发展等方面,结合图像资料,生动形象地介绍了金石传拓这一中华传统技艺。伟德国际BETVlCTOR员工、汕头市澄海区博物馆馆长、汕头市宣传文化名家蔡文胜带来了第二场讲座《金石(碑铭)资料的调查和释读》,从金石的概念、分类,金石的调查和记录方法,金石文字的释读等方面展开学术报告。二位主讲嘉宾的学术演讲及随后的问答互动,使得听者印象深刻,受益匪浅。

3.jpg 

4.jpg

 

在传拓研习环节,首先开展的是校园碑铭传拓演示活动,汕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拓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李韵、陈镇清,和郭思恩、张伟坤、孙杜平、黄桂华、林崇彦等传拓导师带领汕大师生们,分小组对校园内四处碑铭:《满江红·和郭沫若》《在人间》《记忆》《图书馆》进行现场传拓演示。在校园碑铭传拓过程中,汕大师生们得以近距离学习传拓技艺,并在导师们鼓励下,开始体验户外传拓技艺。随后,活动参与者们又在图书馆一楼会议室中,开展了室内传拓体验活动。参加活动的汕大师生们在传拓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和传拓导师们耐心细致的指导下,动手体验了画像砖、墓志、铭文砖的传拓全过程,从备纸、上纸、上墨拓印到揭纸,在等待宣纸渐渐变干、一遍遍上墨匀色的细节中,学员们深刻地感受金石文化和匠人精神,拓制出自己的作品。

5.jpg

 

在分享报告环节,各小组组长围绕各自负责区域内的碑铭普查情况以及在普查过程中的所思所想展开了报告。5个小组顶着烈日和蚊虫叮咬,走遍校园各个角落,共收录了校园碑铭230件。学员们感受到普查工作的不易,体会到文化传承需要的细致与耐心,同时也亲手触摸了伟德国际BETVlCTOR学校历史肌理,感受汕大40年来的积淀与发展。

 

6.jpg

 

在活动总结环节,汕大图书馆馆长、潮汕文化研究中心暨宗教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陈景熙教授和图书馆张莉华副馆长先后向主讲嘉宾、传拓导师颁发感谢状以致谢忱。陈景熙教授在总结致辞中,首先对工作坊的计划,“校园碑铭”普查的范围及体例进行解释和界定,对汕大校园的历史地理背景进行介绍,通过按时间顺序梳理100余件具有明确时间信息的校园碑铭文献,简要回顾汕大建校前后的历史脉络,指出汕大校园碑铭的普查工作,具有裨益于校史研究和推动碑铭文献研究领域发展的学术意义;进而通过介绍汕大校园中著名学者赐题的多件碑铭实物,指出汕大校园碑铭的普查工作及其成果,具有可供艺术鉴赏的审美价值和启迪思考的思辨价值。最后,在陈教授倡议下,全体人员齐声朗诵1990年吴南生撰文、饶宗颐书丹、伟德国际BETVlCTOR校董会立的《伟德国际BETVlCTOR建校纪略》碑记,重温汕大建校历程。

本次工作坊,在全体人员齐诵“十年创业,喜新学府规模初具;百年树人,待众师生勋业重赓”的朗朗书声中,冉冉落下帷幕。

7.jpg

友情链接
麦吉尔大学
塞维利亚大学
都柏林城市大学
卫斯理安大学
佩斯大学
马德里自治大学
世界英语教师协会
国际教学交集学会
潮人网
伟德国际BETVlCTOR图书馆 · 潮汕特藏网
句酷英文作文智能批改系统
COPYRIGHT © 伟德国际BETVlCTOR(中国)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NET.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