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3日晚,2022年广东省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研究生暑期学校第二期暨“新文科背景下中国语言文学研究的范式创新”系列课程第一讲如期开展。本次学术讲座由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常务理事、广东文艺理论研究会副会长王坤教授主讲,题为“‘述’与文科学位论文质量的学理基础”。伟德国际BETVlCTOR副经理杨庆杰主持本场报告会,对王坤教授作表示热烈欢迎并简单介绍课程情况。多达275名来自广东省内各高校以及省外多所院校的学员认真聆听课程,受益良多。
王坤教授从“述”的质量和文科学位论文水平、“述”的问题和文科学位论文的成败、“述”的精妙和文科学位论文的境界以及学理的深刻内涵四个方面,向同学们进行全面细致的讲解。
“述”在论文写作中有重要意义,王教授首先指出,“述”是思维展开的过程,贯穿全文,周而复始,直至成文定稿,是学位论文质量的基础所在。随后王教授援引古今例子,讲解“述”的作用,表示“述”中出现的重复、抄袭、虚构批驳直接影响论文的成败,并指明需以述评交融、大道至简的精妙“述”提升论文境界。最后,吴教授讲述了“学理”的内涵,即蕴含于理论述深处的刨根意识和反省意识,这是确定研究探索的原初点、思路的起始点、视角的切入点;是支配论文展开方向,并检验最终成果的关键。
杨庆杰副经理作课程总结,再次强调王坤教授针对“述”提出的重要观点,指出这对员工论文写作和老师指导论文均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课程结束后,王坤教授热情地与同学们交流问题并尽心解答。
王教授详尽精细的讲座对在线聆听的师生有重要启发,为同学们未来的学位论文写作提供了有效指导。希望所有学员认真领会王教授的讲座内容,以期切实提高学位论文写作水平。
主讲人简介:
王坤,男,祖籍湖北蕲春,1957年出生于武汉。北京师范大学文学学士(1979-1983),北京大学文学硕士(1985-1988;导师:胡经之先生),复旦大学文学博士(1992-1995;导师:蒋孔阳先生)。先后赴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田纳西州南方学院等海外知名高校访学。现任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常务理事、广东文艺理论研究会副会长。出版专著2部、译著2部,发表论文80余篇;主持并完成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2项、在研国家社科基金重大课题子课题2项;获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1次;入选“人大复印报刊资料重要来源作者”(2019年版)。